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2008 6
18.4.2 室外热力管道的公称直径不应小于25mm。
18.4.3 热水、蒸汽和凝结水管道通向每一用户的支管上均应装设阀门。当支管的长度小于20m时可不装设。
18.4.4 热水、蒸汽和凝结水管道的高点和低点,应分别装设放气阀和放水阀。
18.4.5 蒸汽管道的直线管段,顺坡时每隔400-500m、逆坡时每隔200~300m,均应设启动疏水装置。在蒸汽管道的低点和垂直升高之前,应设置经常疏水装置。
18.4.6 蒸汽管道的经常疏水,在有条件时,应排入凝结水管道。
18.4.7 装设疏水阀处应装有检查疏水阀用的检查阀,或其他检查附件。在不带过滤器装置的疏水阀前应设置过滤器。
18.4.8 室外采暖计算温度小于-5℃的地区,架空敷设的不连续运行的管道上,以及室外采暖计算温度小于-1O℃的地区,架空敷
设的管道上,均不应装设灰铸铁的设备和附件。室外采暖计算温度小于等于-30℃的地区,架空敷设的管道上,装没的阀门和附件应为钢制。
18.5 管道热补偿和管道支架
18.5.1 管道的热膨胀补偿,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管道公称直径小于300mm时,宜利用自然补偿。当自然补偿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补偿器补偿;
2 管道公称直径大于等于300mm时,宜采用补偿器补偿。
18.5.2 热力管道补偿器在补偿管道轴向热位移时,宜采用约束型补偿器。但地沟敷设的热力管道,当无足够的横向位移空间时,不宜采用约束型补偿器。
18.5. 3 管道热伸长量的计算温差,应为热介质的工作温度和管道安装温度之差。室外管道的安装温度,可按室外采暖计算温度取用。
18. 5. 4 采用弯管补偿器时,应预拉伸管道。预拉伸量宜取管道热伸长量的50%。当输送热介质温度大于380℃时,预拉伸量宜取管道热伸长量的70%。
18.5.5 套管补偿器应设置在固定支架一侧的平直管段上,并应在其活动侧装设导向支架。
18.5.6 当采用波形补偿器时,应计算安装温度下的补偿器安装长度,根据安装温度进行预拉伸。采用非约束型波形补偿器时,应在补偿器两侧的管道上装设导向支架。
18.5.7 采用球形补偿器时,宜装设在便于检修的地方。当水平装设大直径的球形补偿器时,两个球形补偿器下应装设滚动支架,或采用低摩擦系数材料的滑动支架,在直管段上应设置导向支架。
18.5.8 管道的转角可采用弯曲半径不小于l倍管径的热压弯头。或采用煨制弯曲半径不小于4倍管径的弯管,介质压力小于等于1.6MPa表压的管道可采用焊接弯头。
18.5.9 管道的活动支座宜采用滑动支座。当敷设在高支架、悬臂支架或通行地沟内的管道,其公称直径大于等于300mm时,宜采用滚动(滚轮、滚架、滚柱)支座或采用低摩擦系数材料的滑动支座。
18.5.10 不通行地沟内每根热力管道的滑动支座及其混凝土支墩应错开布置。
18.5.11 当管道直接敷设在另一管道上时,在计算管道的支座尺寸和补偿器的补偿能力时,应计入上、下管道产生的位移量所造成的影响。
18.5.12 计算共架敷设管道的推力时,应计入牵制系数。
附录A 室外热力管道、管沟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铁路和其他管线之间的净距
A.0.1 架空热力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铁路和架空导线之间的最小净距,宜符合表A.0.16的规定。
注;1 跨越电气化铁路的交叉净距,应符合有大规范的规定。当有闲难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减至4.5m:
2 道路交叉净距,应从路拱面算起。
A.0.2 埋地热力管道、热力管沟外壁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净距,宜符合表A.0.2的规定。
注;1 当管线埋深大于邻近建筑物、构筑物基础深度时,应用土壤内摩擦角校正表中数值。
2 管线与铁路,道路间的水平净距除应符合表中规定外,当管线埋深大于1.5m时.管线外壁至路基坡脚净距不应小于管线埋深。
3 本表不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
A.0.3 埋地热力管道、热力管沟外壁与其他各种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宜符合表A.0.3的规定。
注:l 热力管道与电力电缆间不能保持2.0m水平净距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2 表中数值为1m而相邻两管线问埋设标高差大于o.5m以及表中数值为l.5m而相邻两管线间埋没标高差大于1m时,表中数值应适当增加。
3 当压缩空气管道平行敷没在热力管沟基础上时,其净距可减小至0.15m。
本规范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2 本规范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