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451-55577555
全站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程规范 >> 规划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规程JGJ/T 135-2001
摘自:龙房川
点击: 16996878次
发布时间:2010/4/2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规程JGJ/T 135-2001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 2 0 0 1 1 2 1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规程》的通知

建标[2001]170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0 年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0]284 )的要求由北京波森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主编的《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规程》经审查,批准为行业标准,该标准编号为JGJ/T 135-2001,自2001 12 1 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管理,北京波森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1 8 7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0]284 号文件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复合载体夯扩桩的设计原则;2 复合载体夯扩桩竖向承载力、水平承载力、桩基沉降计算;3 承台的设计方法;4 桩基工程质量检查。

本规程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归口管理,授权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解释。

本规程主编单位是:北京波森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天通苑小区三区七号楼1904 室邮政编码102209 联系电话(传真):010 84810820)

本规程参加单位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清华大学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建工设计院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是:王继忠 闫明礼 李广信 凌光容 方继圣 陈彦峰

1 总 则

1.0.1 为了使复合载体夯扩桩的设计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包括构筑物)的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

1.0.3 复合载体夯扩桩的设计应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建筑物结构类型、荷载特征和施工设备性能等因素。

1.0.4 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 语

2.1.1 复合载体夯扩桩 ram-compaction piles with composite bearing base

采用细长锤夯击成孔,将护筒沉到设计标高后,细长锤击出护筒底一定深度,分批向孔内投入填充料和干硬性混凝土,用细长锤反复夯实、挤密、在桩端形成复合载体,最后放置钢筋笼,灌注桩身混凝土而形成的桩。

2.1.2 填充料 fill material

含泥量不大于10%、有机物含量不大于3%的碎砖、碎混凝土块、碎石、卵石和矿渣等。

2.1.3 复合载体 composite bearing base

由干硬性混凝土、填充料、挤密土体、影响土体组成的载体。

2.1.4 夯扩体 ram compaction body

由干硬性混凝土、填充料组成。

2.1.5 被加固土层 stabilized soil layer

复合载体所在的土层。

2.1.6 复合载体持力层 bearing stratum for composite bearing base

直接承受复合载体传递的荷载的土层。

2.1.7 挤密土体 soil in compacted zone

夯扩体周围被夯实挤密的土体。

2.1.8 细长锤 slender hammer

直径为250- 500mm ,长为3000- 5000mm ,锤的质量为1.5- 5t ,用以夯实填充料和干硬性混凝土的锤。

2.1.9 三击贯入度 three drive penetration

指夯实后,当不再填料时连续夯击三次后锤的下沉量。

2.2 符 号

Ae- 等效桩端计算面积;

Ap- 桩身截面面积;

d -桩身直径;

e -土的孔隙比;

3 基 本 规 定

3.0.1 岩土工程勘察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的规定执行。

3.0.2 当无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成桩试验资料时,应要求施工前进行成桩试验以确定施工参数。

3.0.3 桩的间距不宜小于1.62.0m ;持力层为粉土、砂土应取小值,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应取大值。

3.0.4 复合载体持力层应为可塑到硬塑状态的粘性土以及粉土、砂土、碎石土。

3.0.5 复合载体持力层相对被加固土层较软弱时,应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

3.0.6 桩端被加固土层应为可塑到硬塑状态的粘性土以及粉土、砂土、碎石土。被加固土层厚度不宜小于2m 。当软塑状态的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和湿陷性黄土经过载荷试验确定桩基承载力稳定可靠时,也可作为桩端被加固土层。

3.0.7 桩身不应进入有承压水的土层中。

3.0.8 桩身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桩身长度应由所选择的被加固土层埋深和承台底标高确定;

2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

3 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

4 钢筋笼宜通长配筋;在下列情况下应通长配筋,并进行配筋计算:

1)抗拔桩(主筋进入夯扩体)

2)受水平荷载和弯矩较大的桩;

3)设防烈度为8 度及8 度以上地震区的桩;

4)被加固土层为软土层或较厚人工填土层。

5 桩身直径可取350600mm ,桩身配筋率可取0.20%0.65% ,但主筋不得少于6 Φ 12 ,可采用不少于Φ6@300mm 的螺旋箍筋,桩顶35 倍桩身直径范围内箍筋应适当加密,当钢筋笼的长度超过4m 时,应每隔2m 设一道Φ12 焊接加劲箍筋。纵筋伸入承台的锚固长度不得小于35 倍主筋直径。

3.0.9 计算桩基础沉降时,传至桩顶的荷载效应应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桩基础的沉降量不得超过建筑物的允许沉降值。

3.0.10 夯扩体的投料量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夯击后地面隆起不得大于50mm

2 对桩基础施工要求: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对相邻桩的不良影响,且相邻桩的竖向位移值不得大于20mm

3 在满足1 2 款情况下,以三击贯入度控制夯扩体的投料量。投料量不宜小于0.5m3 ,且不宜大于1.8m3 。 当投料量大于1.8m3 时,应调整桩长或改变施工参数。

4 桩 基 计 算

4.1 一般规定

4.1.1 竖向荷载作用下基桩竖向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应满足下式要求:

Qk≤ Ra (4.1.1-1)

式中 Q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轴心竖向力作用下任一单桩的竖向力;

Ra -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2 偏心竖向力作用下除满足式(4.1.1-1)外,尚应满足下式要求:

Qkmax ≤1.2Ra (4.1.1-2)

式中 Qkmax-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单桩的最大竖向力。

4.1.2 水平荷载作用下,基桩水平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Hk≤ Rha (4.1.2)

式中H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任一单桩桩顶处的水平力;

Rha -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4.2 单桩竖向承载力确定

4.2.1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根据本规程附录A 的规定通过竖向静载荷试验确定。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也可按相近地质条件下的试桩资料确定。

在同一条件下,试桩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 ,且不应少于3 根。

4.2.2 初步设计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用下式估算:

Ap-桩身截面面积。

4.3 单桩水平承载力确定

4.3.1 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水平载荷试验确定,必要时可进行带承台桩的载荷试验,试验应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4.3.2 桩身配筋率小于0.65%时,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应取单桩水平静载荷试验的临界荷载;当配筋率不小于0.65%时,可按静载荷试验结果取地面处桩顶水平位移为10mm 所对应的荷载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4.3.3 承受竖向荷载为主的低桩承台桩基,当地面下无液化土层且桩承台周围无淤泥、淤泥质土或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00kPa 的填土时,下列建筑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1 砌体房屋,多层内框架砖房,底层框架砖房,水塔;

2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和8 度时,一般单层厂房,单层空旷房屋、多层民用框架房屋及与其基础荷载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高度不超过100m 的烟囱。

4.4 桩基沉降计算

4.4.1 对以下建筑物的桩基应进行沉降验算:

1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桩基;

2 对沉降有严格要求的建筑物桩基;

3 体型复杂或桩端以下存在软弱土层的乙级建筑物桩基;

丙级建筑物桩基桩、中心距大于6 倍桩径的桩基、9 桩以下的独立承台桩基、条形基础下不超过两排桩的桩基、工作级别A5 A5 以下吊车的单层工业厂房桩基,可不进行沉降验算。

4.4.2 桩基沉降应按下列公式计算(4.4.2):

4.4.4 建筑物的桩基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建筑物的桩基变形允许值。

4.4.5 桩基变形特征可分为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局部倾斜。

4.4.6 计算桩基变形时,桩基变形应符合下列规定:

由于土层厚度与性质不均匀、荷载差异、体型复杂等因素引起的桩基变形,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应由局部倾斜控制;对于框架结构和单层排架结构应由相邻柱基的沉降差控制;对于多层或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应由倾斜值控制;应控制平均沉降量。

4.4.7 建筑物桩基变形允许值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的规定采用。

5 承 台 设 计

5.0.1 承台的计算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的规定进行。

5.0.2 对于砌体结构承重墙下条形承台梁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条形承台梁内力按倒置弹性地基梁计算时,支座负弯矩可有10%以内的调幅。

2 承台梁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400mm 1/5 桩中心距中的较大值,也不宜大于600mm 。条形承台梁边缘挑出部分不应小于75mm

3 承台梁的主筋除按计算配置外,尚应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且上下主筋均不应少于3 Φ 14 ,箍筋不应少于Φ6@250mm ,桩顶嵌入承台梁深度不宜小于50mm。承台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6 桩基工程质量检查

6.1 成桩质量检查

6.1.1 施工单位应提供经确认的施工过程中的桩身质量有关材料,包括原材料的力学性能检验报告,试件留置数量及制作养护方法,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钢, 筋笼制作质量检查报告。

6.1.2 对复合载体应检查下列项目:

1 填料成分;

2 每次填料量;

3 累计填料量;

4 干硬性混凝土量;

5 三击贯入度及每击贯入度值。

6.2 单桩完整性及承载力检测

6.2.1 工程桩应进行桩身质量检验,可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抽检桩数应为总桩数的10%~ 20% ,且不少于10 根。

6.2.2 工程桩应进行竖向承载力检验,竖向承载力检验的方法应采用静载荷试验,检验桩数不得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1% ,且不得少于3 根。

6.2.3 在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从成桩到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对于砂类土不应少于10d ;对于粉土和粘性土不应少于15d

附录A 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

A.0.1 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的加载方式,应按慢速维持荷载法。

A.0.2 加载反力装置可采用堆载或锚桩。

A.0.3 试桩、锚桩(压重平台支座)和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应符合表A.0.3 的规定。

.0.4 加荷分级不应少于8 级,每级加荷量宜为预估极限荷载的1/8~1/10

.0.5 测读桩沉降量的间隔时间:每级加载后每第5 10 15min 时应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15min 读一次,累计1h 后可每隔0.5h 读一次。

.0.6 稳定标准:在每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连续两次在每小时内小于0.1mm

.0.7 出现下列情况时应中止加载:

 当荷载-沉降(Q-s)曲线上有可判定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桩顶总沉降量超过60mm

 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

 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 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

A.0.8 卸载观测的规定:每级卸载值为加载值的两倍。卸载后隔15min 测读一次,读两次后,隔0.5h再读一次,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全部卸载后,隔3~ 4h再测读一次。

A.0.9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陡降段明显时,取相应于陡降段起点的荷载值;

2 Q-s 曲线呈缓变形时,取桩顶总沉降量为60mm 时所对应的荷载值;

3 当出现本规程A.0.7-3 的情况,取前一级荷载值。

A.0.10 参加统计的试桩,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可取其平均值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宜增加试桩数量并分析离差过大的原因,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确定极限承载力。对桩数为3 根及3 根以下的桩下桩基,应取最小值。

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除以安全系数2 ,可作为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

本规程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

反面词采用"不应""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应符合......规定(或要求)"

 

律师事务所 简介
   拆迁律师土地律师离婚律师法律顾问 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http://www.55577555.com/)专业房地产律师,为企事业机关单位及个人等提供: 拆迁律师土地律师离婚律师工程合同律师拆迁合同二手房合同法律顾问, 房地产开发纠纷、土地项目建设纠纷、建筑施工纠纷、设备安装采购、土地使用权的出租、出让,一手房二手房买卖、物业纠纷、抵押、租赁、拆迁、项目交易等相关法律服务。 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成立于二零零四年一月八日,是专业房地产律师事务所,主要为房地产企业及涉及房地产业务的企事业机关单位,提供 拆迁律师土地律师离婚律师工程合同律师拆迁合同二手房合同法律顾问、房产交易、项目交易等相关房地产法律服务。 工程合同律师拆迁合同二手房合同
1、拆迁律师
    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是黑龙江专业的房地产律师事务所,在多年的土地拆迁法律工作中锻炼出了一支专业的、资深的精英拆迁律师团队。 在这支拆迁律师团队中,至优至善的法律运作水准是我们专业的体现。作为全省最资深的拆迁律师团队,我们能够为您提供专业的拆迁调查,拆迁补偿标准计算,拆迁行为合法性方面的法律意见,以及在拆迁过程中的见证、代书、谈判、申请裁决、听证、申请行政复议、诉讼等方面的代理服务。 一个由资深拆迁律师组成的专业拆迁律师团队,秉承“坚信正义、坚守道义、坚持公义”的理念,将是您法律权益的最强捍卫者。
2、土地律师
    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是一家专业性的土地房产律师事务所。凭借多年积累的办案经验及多名优秀土地律师组成一个强大的土地律师团队。农用地、建设用地、非利用地等土地问题,是土地律师的专业领域。土地使用权纠纷,土地征收,土地转让,土地合同,土地租赁,土地承包,土地侵权,土地确权等各类疑难,复杂土地案件,都可以由我们专业的土地律师为你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土地方面的法律问题是土地律师的舞台,而土地律师也将维护您的一切土地权益。
3、离婚律师
    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还特别组建了专业的离婚律师团队,离婚律师专门办理与婚姻关系相关的法律服务;专业的离婚律师团队在承办案件过程中能够深刻领会当事人真实意图,掌握当事人的“合”与“离”的精神实质与法律内涵,运用灵活的工作方法,为当事人圆满的解决问题。离婚律师涉及的具体业务范围包括婚前、婚内财产见证、提供法律咨询,进行解除婚姻关系利弊的分析、相关诉讼证据的调查、起草离婚协议、财产分割协议、子女抚养、老人赡养、离婚调解、诉讼等。
4、工程合同律师
    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工程合同律师团队由经验丰富的工程合同律师组成,工程合同律师工作数年来,先后代理了各类工程合同案件,其中,多位工程合同律师还担任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法律顾问,法律理论功底深厚,诉讼及非诉代理经验丰富。工程合同律师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项目投资方面进行法律论证,出具项目法律意见书、资信调查报告、风险评估报告等。工程合同律师长期从事合同法、民法、建筑法领域的研究与案件代理工作,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地质勘探合同、监理合同、审计合同、评估合同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5、拆迁合同
    许多面临被拆迁的单位和个人在遇到拆迁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如何让自身的合法权益在拆迁合同中最大化,但是很多老百姓对拆迁知识一无所知,唯一能想到的解决办法是上网搜索与拆迁合同相关的法律常识。虽然网上的拆迁合同版本五花八门,但涉及拆迁合同中的关键问题,确经常被一带而过。老百姓不能从网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为此,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的专业拆迁律师团队在了解您需求的同时,可以为您量身打造一份优越的拆迁合同。
6、二手房合同
    随着二手房交易市场的火爆攀升,二手房已经成为大多数“保守型”投资者的首选。但是随着二手房交易量的增多,以前二手房合同中不常见的法律问题,已经渐渐浮出水面。常规的二手房合同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资金监管、贷款、税费等问题,已经成为买卖双方关注的焦点。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常规的二手房合同不能紧跟政策调整的步伐,为不诚信的交易主体提供了毁约的机会,最终导致二手房合同无法履行。为此,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的专业二手房律师,将会结合最新的政策法规为您量身打造一份“零风险”的二手房合同。
7、法律顾问
    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现为近百家企业的法律顾问,为各大企业经营提供法律政策上的支持与帮助,专业的法律顾问通过法律咨询、合同审核及起草、专项合同起草审核、专项事务法律论证和处理、出具律师函、规范法务工作流程及其他法律事务来推动和促进交易安全,防止和减少法律纠纷的发生。如遇到不可避免的诉讼,作为企业的法律顾问一定会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司损失。同时,法律顾问还为公司的投资决策建言献策保驾护航。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的法律顾问团队将竭诚为各大企业提供最专业的“一条龙”服务。
版权所有: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三姓街126号 电话:0451-82538886 QQ:461000555
黑ICP备09033033号-1 投诉电话:55577555